今年夏天,骄阳似火,酷热难耐。在贵港市海拔最高的村庄——港北区根竹镇上龙楼村,贵港公司的21名突击队员在一位戴眼镜的“包工头”率领下,依靠肩扛手提的方式,将数百斤的基站设备搬到上龙楼村,并住在村中连续奋战了21天,实现了移动信号独家覆盖。这位“包工头”就是贵港公司工程建设部无线室主管陈波。
“曾经因为没有网络信号,上龙楼村的孩子们上不了疫情期间的网课。”陈波表示,“为了群众的幸福,移动人有责任让网络信号覆盖到这里。”陈波毕业于重庆通讯学院工程专业,2010年进入到贵港移动公司,在陈波的职业生涯中,他始终牢记“提升百姓幸福感”的使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陈波日常工作
在2021年初,为了支撑返乡群众更好的享受通讯便捷,贵港移动公司决定用20天的时间,在春节前完成上百个基站建设开通,陈波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每日召开复盘会议,解决当日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发布翌日施工计划,针对施工单位设备安装力量薄弱、天线姿态测量仪不足等突出问题,通过临时组建本地安装队伍,协调跨省市调配设备等方式逐一进行解决。2月1日,距离大年三十仅剩10天,但基站开通进度严重滞后。陈波当机立断,组建了党员突击队,由自己担任突出队长,安排队员到各分公司驻点,协同分公司采用“地毯式”方法,对问题站点逐站排查处理。突击队员日夜奋战,凭借“钉钉子”的攻坚精神,最终在大年三十的中午完成了所有基站建设攻坚战。
“为了保证乡亲们能在春节期间用上5G信号,有更多的幸福感,我和同事们真的撸起了袖子,拼了一把”。谈及那段激动人心的日子,陈波感慨万千。
陈波的同事表示,他干起活来像“拼命三郎”,但他也善于动脑筋,会借助先进设备,提高工作效率。2015年,在4G基站建设过程中,陈波提出了采用无人机的方式,收集机站信息、三维建模和数字化呈现,“—揽子”解决了人工作业耗时费力、安全性差等问题,使贵港移动公司抛弃了纸上画草图、卷尺测尺寸的落后勘察方式,给基站勘察工作来了个创新。经过实践,广西移动公司相关技术部门认定了三维场景工作效率。表示,三维场景在视觉上更直观、形象,更能还原现场的实际几何信息,从而使下工序人员更容易掌握基站覆盖效果、周边环境,更容易做基站后期规划。数字化呈现的并不仅仅是杆塔和机房,同时展示基站周边信息,更好地还原现场真实情况。
陈波在大学期间受过严格的专业训练,这使他对于5G与其他行业结合后的效应有了深刻的洞察。“他是基站建设的实干家,也是淬炼理论、指导实践的行家里手。”在工作的闲暇,陈波撰写了题为《大藤峡5G+智慧水利的应用与展望》的论文。在论文中,陈波提出了“ 5G+无人船(水下机器人)”、“5G+大坝监测应用系统”、“5G+智慧工地”等论点,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他认为,智慧工地将更多人工智能、传感技术、虚拟现实等高科技技术植入到建筑、机械、人员穿戴设施、场地进出关口等各类物体中,并且被普遍互联,形成“物联网”,再与“互联网”整合在一起,实现工程管理干系人与工程施工现场的整合。智慧工地的核心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来改进工程各干系组织和岗位人员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陈波与公司技术前辈探讨通讯技术
智慧工地让工作人员实现高清视频采集、语音通讯对讲、无线传输、本地存储、人员定位等功能,同时建设红外远距离热成像系统,对在重点监测区域的危险行为进行预警。他还提出了许多在传统水利工程上都是遥不可及的应用形式,如5G+智慧灯杆应用系统、大坝内智能交通、智能安保、5G物联网管理支撑系统。“5G带来的便利,让大藤峡水利工程变成智慧水利,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进入全自动化、无人化、信息化、高效化时代。”陈波以年轻人特有的激情,向世人描绘了融入5G的大藤峡水利工程的美好前景。
上龙楼村高山基站
持续不断的辛勤耕耘,必会带来丰硕的收获。2011至2021年,陈波获得贵港市、中国移动广西公司、贵港移动公司12次的表彰,并光荣地成为贵港市第六次党代会代表。
“移动人的初心就是要让百姓在日常通讯中感受到幸福。”陈波说,“作为一名党员,就要不忘初心,以获得荣誉为新的起点,砥砺前行,为贵港市加快建成珠江—西江流域核心港口城市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城贡献移动人的智慧和力量。”
本文由网上采集发布,不代表我们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kh.jianwh.com.cn/a/tuiguang/weixintuiguang/161.html